军事意义上的炮轰,是远距离攻击的一种方式;而在体育界,炮轰则是各种势力相互制衡的游戏。在轰与被轰之间,制造出无数的噱头,产生无数的故事。有人死于炮轰,比如火箭旧将斯潘诺里斯,有人从炮轰中重生,比如标靶中心的故人加内特。
炮轰,是大腕反击强权的游戏。
尽管目的不同,但每年夏天,NBA30支球队的大佬们都蠢蠢欲动。个人走到巅峰但球队战绩平平的科比,炮轰老板太吝啬,连续几年都找不来像奥尼尔那样的“助手”,并扬言离开湖人;得分机器加训练狂人阿里纳斯,因为错失个人秀,炮轰梦之队管理层,并宣称要在对阵两位教练的球队时狂砍50分!
科比的炮轰更像是一种要挟,“告知”的意义大于“结果”;而阿里纳斯的炮轰根本就是一种报复,这是作为一名球员反抗一个组织的唯一方式。
炮轰,是舆论追逐“头条”的游戏。
今年夏天,费城的报纸电视广播同行们肯定很郁闷。往年,艾弗森例行公事一样的某句话可能都会成为头条新闻;但如今答案不再,小艾要求转会“炮声隆隆”的盛况也随之成为往事。同理,克利夫兰的媒体日子也不好过,小皇帝伴随美国男篮度过了一个梦幻般的夏天,不知道是顾不上还是对上赛季阵容很满意,总之,今年皇帝拒绝当“炮手”。
唯恐天下不乱,泡在球馆里期待炮声响起的记者们,狗急跳墙之下甚至会主动制造点炮声。远的有斯潘诺里斯“炮轰”范甘迪,近的有尤纳斯“炮轰”中国篮协。斯潘的话未必是说给范甘迪听的,但同乡记者却很希望这些抱怨可以刺激老范;尤纳斯可能说了9句好话,只发了一句牢*,但好事者却故意“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”。
舆论,比炮轰本身更可怕。
炮轰,是失意者抱怨当局者的游戏。
如果说斯潘诺里斯对范甘迪的抱怨,算是“定点攻击”,那AK47今年夏天对斯隆和爵士的持续炮轰简直就是摧毁性的“地毯式轰炸”,大有把整个盐湖城夷为平地的气势。以至于年轻的德隆不得不出来反击:在抱怨球队之前,先反省一下自己的训练态度吧!
相比斯潘和AK47的主动轰炸,易建联经纪人团队对雄鹿乱点鸳鸯谱的炮轰,则更像是“走火”。本来他们发出更理性更明智的指令,但一怒之下,易之队的炮弹已经出膛……炮轰不怕火力猛,就怕轰错目标。易建联的未来,是否要为“错轰”买单,尚未可知。
但无论如何精彩,炮轰游戏都不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弱者。在此起彼伏的炮声中,普通人的抱怨和批评,充其量也只是点射,远算不上炮轰。田朝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