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7M篮球新闻 > CBA > 正文

李楠:球员基础不扎实 篮球发展应从学校抓起

www.7m.com.cn  2012年08月25日 来源:钱江晚报 【大 中 小】

  中国男篮依靠王治郅姚明撑了十几年,如今后继无人是最大的问题,光从专业队、国内职业联赛这几千个人里面选材,显然无法和真正发展起全民篮球的篮球大国抗衡。“将来中国篮球的发展应该从学校抓起。”这是从伦敦归来的李楠非常深刻的感受。

  现在中国男篮国家队球员的输送体系基本上是少体校—省队(职业队)—国家队*跳,但无论从国家队还是青年联赛,都反映了一个问题,这种体系培养出来的球员身体条件往往不错,但技术仍然粗糙,基本功不过关。

  “我在俱乐部抓青年队的时候有这个感觉,他们从十四五岁或者更小到专业队训练,但基础训练是在他们第一次接触篮球的时候,也就是8-12岁,那会是影响 他们一生的时期,所有好的或者不好的习惯都在那个时候养成。”李楠说,“这段训练才是更重要的。进入青年队是再加工,主要的东西已经养成了,我们只能试着 帮助他们去改变一些。”

  抓好少年儿童球员技术动作定型的黄金四年,只能依靠普通学校。“应该尽快地在小学、初中建立起最广泛的篮球基础教育体系。作为我来讲,在选材这方面,去下面选人的时候,会存在一个选材面很窄的问题。他们会给你推荐一个体校,而你到普通学校去看,水平又跟体校相差太多了。我想我们学校的基础面大了,从中择优的话,选材的面会 更广一些。所以像现在的篮球重点学校这样的尝试,应该更普及一些。”

  从目前的情况看,无论是普通中学教育系统开展的篮球联赛,还是大学的CUBA、大超,距离国家队球员的输送体系还比较远,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进入专业队,草根球员很难有进入国家队的机会。对此李楠倒觉得不是问题,他更愿意给普通青少年鼓劲,在他看来,“林疯狂”的奇迹同样可能在中国男篮发生。

  “是金子早晚会发光,可能只是时间的问题。实际当中,我们一开始看到的很多身体条件很好的球员,慢慢都下去了,可能最后打出来的并不是身体条件最好的球员,是最努力的、最用心的,包括可能有些运气在里面。进入国家队这方面和体制没有太大关系,关键还是靠个人。”李楠说,“当你准备好了,机会自然就来了。”

更多关于"中国男篮"的新闻

球队相关动态

相关新闻

CBA相关资讯
更多
热点动态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