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7M篮球新闻 > CBA > 正文

巨星外援带来双刃剑 传帮带or压缩小将空间

www.7m.com.cn  2011年10月03日  来源:篮球先锋报 【大 中 小】

   如果没有帕克广东宏远或许在两年前就丢掉CBA冠军。可是换个角度,如果没有帕克,刘晓宇或许已在中国男篮阵中拥有了一席之地。

  2007年,刘晓宇加盟广东宏远,一度被寄予厚望。但是随后他遭遇伤病,而宏远又迫于成绩压力,引进帕克等强援之后,刘晓宇的出场时间一再压缩,上赛季他已然痊愈,但场均出战不足20分钟,5.5分、2.6次助攻的数据,实在难以令人恭维。如今的刘晓宇,已经远离中国男篮。反倒是当年名气和实力远不如他的于澍龙,逐渐成长和成熟,如今摇身一变,成为中国男篮外线主要替补,大有接班之势。

 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这也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,中国篮球界反复讨论的问题。引进大牌球星,固然可以在短期内提升球队战斗力,比如2009年的上海队,比如2008年的陕西队,两支球队均闯入四强。对于篮球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,引进外援无疑是增加球队实力的捷径。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出发,引进大牌球星之后,球队的战术打法势必会以他为核心,使得他们享有无限开火权,如此一来,年轻球员的机会就会遭到压缩。这个矛盾,已经持续了很多年。

  今年的CBA,无论外援的质量还是规模均超出以往,大牌外援的加盟,一方面可以刺激国内球员,加速他们的进步,就像上赛季马布里加盟佛山队时,球队负责人纷纷表示,之所以引进马布里,就是希望他“传帮带”,帮助国内球员成长。

  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绝大多数时候,外援占据大量出场时间和出手次数,年轻球员得不到表现机会,最终泯然众人。所以对CBA各支球队来说,他们必须协调好年轻球员的出场时间,引进大牌球星,不能以牺牲培养年轻球员为代价,否则,必定得不偿失。

更多关于"广东宏远 刘晓宇 帕克"的新闻

转至微博:

球队相关动态

相关新闻

CBA相关资讯
更多
热点动态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