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7M篮球新闻 > CBA > 正文

05全运会成江苏男篮历史拐点 09他们依然惦记冠军

www.7m.com.cn  2009年10月05日 来源:体坛周报 【大 中 小】

  中秋节的晚饭,和平日里没有什么不同,只不过每个人的餐位前多了两块月饼。饭前,体育局的领导说了几句应景的话,祝大家节日快乐,饭后,领导没忘记提醒大家,夜里10点之前,手提电脑和有线电视的信号线依然要一并交到教练组那去。

  江苏队的中秋节就是这样度过的,七天长假,只有国庆当天上午,球队休息了半天,这半天也不是自由的,队员得留在屋子里,看阅兵,算是爱国主义教育。

  离全运会男篮比赛不到20天时间,江苏队在宜兴这座风景秀丽的小城,作最后的蛰伏。队员们并不是很理解,为什么最后阶段的封闭训练,要拉到这个和江苏篮球关系并不紧密的地方,这也正是领导的苦心,没有太紧密地关系,自然就少了不必要的烦扰,江苏省篮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胡卫权半开玩笑地说,“在这个小地方,大伙的社会活动会少一些。”

  因此,除了夜间收缴电脑和断有线信号,球队也就没有太多的限制球员,吃过晚饭,队员们可以上街去溜达溜达,买些零食什么,这些都在允许范围,完全不像四年前,那时他们的基地在体院,每处大门都安装了摄像头,但凡要出体院大门,必须得经过系主任(当时江苏男篮属于体院二系)的签字。

  说到那一年,那一年,江苏可是瞅准了全运会冠军。那是历史上最鼎盛的江苏,无论是年龄结构,还是各个位置的搭配,都直逼联赛总冠军而去,但最后时刻却被广东宏远逆转,丢掉了即将到手的总冠军。很多人把那一年总决赛当作江苏篮球的历史拐点,事实上,他们虽然暴露出韧劲的缺乏,却还没有丢掉心气,看着广东捧起联赛冠军的那个夜晚,不少球员在更衣室里流了眼泪,但抹干眼泪,他们都很不服气地说,半年后,要把丢掉的冠军,在全运会上拿回来。

  那一年全运会,江苏被分在泰州赛区,在家门口作战,球队提前半个月就去了泰州适应场地,为新赛季联赛而准备的外援也提前到队作陪练,球队为夺冠做好了一切准备——在比赛开始前,球队内部就不止一次的讨论过夺冠之后如何庆功。当时球队核心胡卫东作了个白酒的广告,体育局的领导就和他开玩笑,“等夺冠了,你负责弄个几十箱过来!”胡卫东把脸一拉,“拿了冠军怎么能喝那酒,怎么着也得路易十三!”

  并非东道主狂妄,他们确实付出了足够的努力,从联赛结束到全运会开始前的那个夏天,他们几乎没有休息,胡雪峰在那个夏天,把膀子练粗了一圈,每天一百个三分球加练,又多了手远投的功夫;唐正东带着腿伤坚持;易立琢磨着从内线转到外线……然而,他们处心积虑了一个夏天,向广东寻仇的机会却都没有等到,在小组赛中意外的被上海绝杀,半决赛又倒在铁军八一的铁血防守面前,冠军梦提前破灭。

  2005年的全运会之后,胡卫东心灰意冷,止步半决赛的那天晚上,胡卫东在球队大巴上丢下他的那件8号战袍,同时冷冷的丢下一句,“不打了,谁要,拿去。”那一年,是江苏队胡卫东时代的终结,从此,球队连续两年在联赛中半决赛被广东横扫,后面两年,又分别遭辽宁新疆淘汰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2005年全运会,才是江苏男篮的历史拐点。

  四年之后,广东的强势依旧,山东的广纳强援,八一的卧薪尝胆,四支强队中江苏最显得低调。和四年前相比,他们的口号也从夺冠变成了“保三望一”。但这一年,又将成为江苏篮球的历史拐点——胡雪峰和唐正东已经抵近个人的最巅峰,他们已经不再年轻,当年的“胡卫西”张成正在老去,中生代中惟有易立有挺进之势,后备球员中乏善可陈……这是江苏男篮的内在现实,而大环境是,和江苏篮球已经合作了十多年的南钢集团在这最后一年合同之后,准备撤出,俱乐部在数月前就放出风来,即将开始的新赛季,要压缩银根。另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是,在其他球队越来越注重外来人才引进的大环境下,江苏却一边刻意维持着本土化,一边让越来越多的苗子外流。

  这一次,江苏有机会做或许是最后的冲击,唐正东复出,胡雪峰在国家队终显峥嵘,易立更加成熟,而主教练杰森也在为球队阵容的完善做他的努力:上赛季的扣篮王吴楠,被杰森定位为发展成J.R。史密斯这样能投能扣的球员,在此前的全运会预选赛上,已经小有成效。杰森身上有压力,却也不算重,只要能拿到一块牌,他就能保住自己的帅位。

  也就是在遵义,全运会预选赛江苏以全胜成绩出线的那天晚上,前来看望球队的体育局领导在晚宴上调侃说,“继续保持下去,再赢八场球,咱就是冠军了!”

  冠军,江苏,依旧惦着冠军。

更多关于"江苏队"的新闻

球队相关动态

相关新闻

CBA相关资讯
更多
7M体育官方微博
7M视频
更多
热点动态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