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7M篮球新闻 > CBA > 正文

CBA职业转型初见端倪 比赛模式灵感来源于NBA

www.7m.com.cn 2005年07月19日  来源:竞报  【大 中 小】

  NBA,一个惊人的对手,想要安卧于自己的卧榻之侧,这对CBA反而是一件好事,因为这是个可以借鉴学习的好对手,是个可以刺激自己卧薪尝胆的对手。对于处于改革中的CBA来说,这是一次极好的刺激。

  我们靠近NBA

  在所有中国篮球从业者的眼中,由NBA主导的无疆界活动,特别是一系列的推广活动更像是NBA打到家门口的商战。

  这种商业上的渗透,从去年的中国赛就开始了,这一次则通过公益活动来打动中国球迷的人心。

  而这次活动,更让我们近距离地体会到了与NBA的全方位差距。但没有关系,其实,在CBA联赛的成长成熟过程中,他们正结合自己的特点学习对手。

  经营推广模式:职业转型初见端倪

  2003年6月李元伟出任篮管中心主任之后,着手对CBA主客场联赛进行进一步的职业化改革。到今天,中国篮协对于将从2005-06赛季开始的新职业联赛有了更清晰的设计。其中涉及联赛经营推广方面,中国篮协提出两个“模式”--在中国篮协领导下各俱乐部参与民主决策的“新型管理模式”和以集约化、专业化为运营特点的“新型商务开发模式”。

  以往,在联赛管理方面,中国篮协掌握有绝对的权力,对于新的变化,李元伟曾表示,今后关于联赛的重大事情,应该不仅仅是中国篮协说了算,而是通过联赛委员会协商解决。

  而联赛委员会则是CBA的一个新名词。今年4月份的工作会议上联赛委员会得以成立,现在联赛委员会已经开始行使权力,据记者了解,未来联赛的收入分配方法就将是他们讨论的主要议题。

  在商务开发模式中,中国篮协提出了集约化和专业化两个特点。

  集约化,即将CBA联赛和各俱乐部的商业权益收归一起,统一经营;专业化,即由专业公司来经营,专业人做专业的事。

  比赛模式:灵感源于NBA

  对新职业联赛的描述中,关于CBA竞赛计划的一句话是--以南北分区、增加场次、突出对抗为特点的“新型竞赛模式”。

  相对来说,这样的描述有些简单,其实从上赛季--2004-05赛季开始,中国篮协已经在赛制上进行了这样的尝试。比赛分成南北两个赛区进行,而在此前的多个赛季一直是十二支球队(部分赛季为14、13支球队)混在一起进行双循环的比赛,这样联赛总场次非常有限,场次不足当然不利于联赛的经营。

  一定程度上南北分区的赛制灵感应该得益于NBA,NBA比赛分成东西两个大区进行,CBA的分区赛制改革,主要目的是增加比赛场次,在上赛季CBA联赛中,14支球队分成南北两个赛区进行,本区内球队进行四循环比赛,对区球队进行双循环比赛,场次为之大增,扩展了各队的经营空间。

  试验之后,分区赛制得到了甜头,一方面比赛增加,南北分区也制造了分区争夺的卖点。

  尽管截止现在下赛季的具体比赛方法还没有最终确定,但中国篮协有意将赛制相对固定下来,而且已经固定下来的原则有:坚持常规赛南北分区;取消意义不大的南北分区冠军赛;季后赛并不分区进行,而是由南北区交叉进行淘汰赛;总决赛由从季后赛上下半区杀出的球队参与,采用七战四胜制。

  球员模式:中国式建设加渐进式改革

  联赛球员是主体,NBA是铁打的营盘,球员进出和转会使之成为活水。相比之下,CBA的球员流动制度,因了体制的原因还没有成为一汪活水。

  CBA各队的后备人材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本队的青年队和少年队,因此,CBA一支球队的前景如何,后备梯队的建设就至关重要,从青年队、少年队开始,各队都到全国招兵买马,因此在全国出现这样一种情景,青少年球员仿佛一潭活水,可以离开故土加盟移地。比如杜锋朱芳雨都是青年时代从新疆和广西来到广东的,而北京队的选材范围也可以到新疆、内蒙古、辽宁等地区。

  以目前全国体育体制来看,这种相对稳定的青年队进入成年队的人材补给体制难以短期改变。

  另外一项正在改变的,则是球员转会制度。对此,篮协有三步走的规划。

  第一阶段(2005-2006赛季)要求每支球队注册16名队员,保留10人,6人上榜进行交流,没被摘牌的球员原球队继续接收;第二阶段(2006-2007赛季)则要求只保留8个人;第三阶段(2007-2008赛季)则要保留6个骨架球员。

  为使各俱乐部实力更接近,使运动员发挥最大潜能,球员转会势在必行。而且从俱乐部的利益来看,各队实力接近了,比赛充满悬念,才会吸引更多球迷,对整个联赛和各俱乐部都有好处。

  不可否认的是,转会制度可能会对目前一些梯队建设好的球队造成一些损失,但是一己之利不应该妨碍整体的利益。这一点,在CBA所有俱乐部中已经达成了共识。

  与NBA相应的一套薪金制度和转会游戏规则不同,中国CBA的转会依然处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,有NBA的参照,也许CBA的转会制度制造得会更顺利,将来或许CBA赛事以及休赛期的转会都会成有好戏上演。

  文/本报记者阎志强

更多关于" "的新闻

转至微博:

球队相关动态

CBA相关资讯
更多
热点动态
更多